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

健康飲食與飲食選擇

以下說法是透過生物類別的飲食分法,也是基於環保的飲食分法。

素食、蔬食,指植物性飲食,包含蔥、蒜、韭等的飲食,不含奶與蛋。
葷食、肉食,指動物性飲食。

如果要貼近一般人生活的用法,可以說
「素食、蔬食、植物性飲食」是接近「純素」的說法,也就是「以植物為主的飲食」
「葷食、肉食、動物性飲食」是所謂的「雜食」,混雜動植物食材的飲食。

現代人飲食的複雜度遠超過上述的分法。

在購得的食物裡,往往不僅僅來自動植物的食材,還有一些人造食材、人工添加物、化學產品等等
如果基於宗教觀念的不同,又有不食蔥、蒜、韭的素食,或可吃蛋的素食,或可吃奶的素食,或不食豬肉的飲食等等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無論如何分類,這些都不會等同於健康飲食。

健康飲食來自於食材的比例與挑選

一般而言,不經仔細考量的飲食(指「符合我要就吃」的飲食)
「素食、蔬食、植物性飲食」是接近「利多於弊」
「葷食、肉食、動物性飲食」是接近「弊多於利」

「素食、蔬食、植物性飲食」的「弊」是來自於少量的營養素在動物製品裡較容易取得,但這「弊」與成千上萬種的植物營養素的「利」,例如胡蘿蔔素、花青素等等,相較之下,實在微不足道,而且這「弊」容易找到方法彌補。

「葷食、肉食、動物性飲食」的「弊」是來自於食品裡的動物性成份,例如動物性脂肪、膽固醇、動物性蛋白質等,這些主要營養素而非微量營養素,都已經科學確認會危害身體,而動物生活史所累積的毒性,如抗生素、重金屬、荷爾蒙等等同樣會造成無法預期的傷害。這些「弊」的後果有些可靠混用植物性食材化解,有些則長期累積在身體裡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,故稱「弊多於利」。

飲食符不符合「健康」的目的是許多人所關切的,但我們也要知道「健康」並不是人們關切飲食的唯一目的。

有些人關切飲食能不能供給他足夠的「精神體力」
有些人關切飲食夠不夠「美味」
有些人關切飲食夠不夠「潔淨」
有些人關切飲食夠不夠「環保」、符不符合「不殺生」的定義、符不符合「善待動物」

我們可以說人們對飲食的選擇,其動機是多重的,不應以「健康」來以一概全。

即使如此,我仍要談談健康飲食,因為這是許多人關切的動機。

飲食符不符合健康的需求,重點在於食材的比例與挑選。

這從二方面來說,一是食材全部源自天然取得的,另一方面是食材是多源取得的,包含天然取得與購買得到的。

如果食材全部源自天然取得的,飲食達不達得到健康的需求,明顯可分析的是植物食材與動物食材的比例,當然最理想的分析是有位營養學家、有台營養分析的儀器在身旁,但這對一般人幾乎是不可能的遭遇,所以我們只能概略的說,植物食材比例越高,動物食材比例越低,飲食的「利」會越多於「弊」。
當然,如果是全植物食材,飲食的「利」會遠多於「弊」;至於營養夠不夠周全,既然我們身旁不可能有營養學家隨時待命,我們只能信任我們的直覺,多樣化攝取,就像身體不舒服的狗,會自然地在環境中找到適當的植物治癒他自己一樣。

如果食材是多源取得的,那麼食材的挑選是另一個重點。

例如我們在超市購物,我們會不會挑選農藥較少、人工添加物較少或環境污染較少的食材,
將會影響我們飲食符不符合健康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。

以上是基於「飲食準備者」與「飲食烹調者」的角度來觀看健康飲食。

而在現代生活,「飲食取用者」的主動角色已大大的提高,相對的,「飲食準備者」與「飲食烹調者」的角色重要性逐漸降低。

因此,這也就是為何現代人飲食越來越不健康的主要因素。

每個人每天都在擔任「飲食取用者」的角色,而各類宣傳、電視廣告、平面廣告、各種商業訊息都在強化這個角色的主動性。
因此有人三餐食用泡麵,有人在電視前吃一大堆洋芋片與可樂,有人上餐館吃牛排成常態。

因此,我們可以說,現代多數人的飲食取用已被扭曲了,早已偏離健康之道了。

即使如此,許多人在經歷這一切之後,醒悟了,醒悟自己不應再如此生活殘害身體了。

你是不是這樣的醒悟者呢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話雖如此,健康飲食的分析仍不足以影響多數人的飲食選擇。

「選擇」與「取用」是不完全相同的。

我們可以說不關切飲食類別是屬於「飲食取用者」,會關切飲食類別才稱得上「飲食選擇」

多數人的飲食選擇,關鍵因素在於心理認同與情感歸屬。

食物可以象徵很多東西,例如牛排可能代表個人的喜好、家人的喜好、朋友的喜好、社群的喜好、同事的喜好、老闆的喜好等等,某孩子不喜歡吃牛排,但為博得父母的認同、朋友的認同等等,他就會試著喜歡上牛排。
有人認為肉食代表強壯、孔武有力、男子氣概等等
而有些人則對傳統肉食的觀點有強烈的情感歸屬感,認為這才是真實的營養之道。

心理認同與情感歸屬,其實是同樣的抽象名詞,只是不同的地方適用不同的名詞來描述。
心理認同聽起來似乎包含「理智」在內,但「理智」背後如果沒有「情感」作動力,是沒有主導力的。
心理認同與情感歸屬,可統稱為一個現象「心理情結」。

要改變人們的飲食選擇,重點在於化解這個「心理情結」並以一個較好的心理狀態取代之。

對於認為肉食才營養的人、或肉食代表強壯、或肉食代表社會認同,都得先經歷「心理情結」的化解。

說起來簡單,做起來可就困難許多。
因為許多人是這麼難以溝通,有些人的心理情結是如此地根深蒂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